機械零件表面形貌輪廓儀測量,光切顯微鏡的應用潤滑劑是用于減小機械零件的摩擦和磨損并保證其運轉平穩(wěn)和具有足夠壽命的物質。潤滑劑大多數(shù)是液體(如礦物油、合成酯、硅油和水),但它們也可以是固體(如用于千軸承的聚四氟乙烯)或氣體(如用于氣體軸承的空氣)。若要保證機械零件具有足夠的壽命,就必須了解潤滑劑與摩擦表面相互間的物理作用和化學作用。為了獲得關于表面形貌的信息,已制定了各種物理方法,其中包括斜剖切法、光干涉測量法、電子顯微鏡檢測法和輪廓儀測量法。在所有這些物理方法中,輪廓儀測量法用得最多,輪廓儀測量法是使一根細小的金剛石觸針劃過表面,然后將其垂直偏移加以放大和記錄下來。在正常晶形結構的上部有一層變形材料,這是在制造表面時由所采用的方法形成的。這層材料上通常覆蓋有一層微晶層,這也是在毹造過程中產生的。在這種過程中,最外面的分子層熔化并覆蓋在底層材料上。使這層熔化層突然冷卻,會產生一種硬度高于底層材料而晶體很細的結構。這一硬薄層對形成很高的表面耐磨性十分重要.最外面還有一層是由于表面與其周圍環(huán)境起化學反應而產生的。當鋼在空氣中時,這就是氧化層(銹),它在摩擦學中非常重要。在某種意義上,它起兩個似乎發(fā)生接觸的金屬表面之間的隔層作用,因麗有助予減小它們之闖的摩擦。
|